
今年,自治区政协委员马玉清提交《关于优化承兑汇票使用流程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提案》,针对我区中小微企业现实交易过程中在付款方式选择、贴现费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从多角度积极建言。
提案介绍,承兑汇票是商业信用工具之一,也称为“承兑票据”,通常用于商业交易中,以确保支付方能够履行付款义务,其是一种由支付人(付款方)发行,承兑人(银行或信用机构)签发并保证支付的票据。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,承兑汇票在促进经济发展、规范企业经营行为、为企业提供融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但由于中小微企业在现实交易的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,其在付款方式选择、贴现费率等方面还存在收款方式相对被动、融资成本较高、资金占用时间较长等问题。
提案建议,对于国有企业、上市公司、电力行业等具有绝对或相对垄断性的大型企业,可适当限制承兑汇票使用比例和期限。如面对中小微企业,支付金额低于10万元及以下的尽量不使用承兑汇票,超过10万元的,应降低承兑汇票使用比例,支付比例不超过30%。银行和相关机构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承兑汇票的融资成本,如提供优惠利率、减少手续费等。此外,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,对中小企业使用承兑汇票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。银行和相关机构针对中小微企业可以适当缩短承兑期限,如限制承兑汇票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,以满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需求。针对中小企业缺乏对承兑汇票的专业知识和经验,容易遭受损失的情况,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组织专业培训和指导活动,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承兑汇票专业知识和使用技能。例如,邀请专业讲师进行培训讲座、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教程、制作和发布相关教程视频等,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。 (蔡睿晓)